随着车流量的增多,我们驾驶机动车出行,有时候不可避免会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驾驶机动车遇到交通事故,要第一时间联系交通管理部门来进行处理;如果只是一些轻微的交通事故,取证之后可以自行协商。对于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协商不成的,可以去进行起诉。那么交通事故拒绝赔偿走法律程序需要准备什么?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将为您进行解答。
当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时,除诉状外,还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或者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结论。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证据有哪些: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和户籍证明,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2、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
(1)提供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2)其他证明道路交通事故确已发生的证据。
3、要求赔偿事项的证据
人身受损的,提交户籍证明、医院出具的病历、疾病证明书、出院证明书、出院小结、转院证明书、诊断证明、法医鉴定意见、医疗费发票、伤者误工工资证明、从业情况证明、护理人员身份证明、户籍证明、护理人员工资证明、残疾用具价格证明、残疾用具购置发票、医院证明、事故伤残评定书、被抚养人基本情况证明、被抚养人劳动能力鉴定或县以上人民医院出具的证明、居委会(或村委会)证明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书面证明、交通费发票、住宿费发票等。
1、起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3、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法庭调解。
1、诉讼请求做到明确、有依据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多种多样,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来讲,主要有书证和证人证言两类。先说第一类,书证包括住院病历、诊断证明、住院结算单、住院收费专用收据、住院病人费用结算清单(详单)、护理费发票、门诊收费收据等,与事故相关的医疗书面材料是书证的重要组成。
2、造成伤残如何鉴定
通常的做法是,先起诉,再申请鉴定。以上面提到的那个案例为例,我接受受害人委托之后,先起诉要求肇事人赔偿住院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起诉的同时向法院递上《伤残鉴定申请书》,要求法院指定伤残鉴定机构。不久,法院下达指定伤残鉴定机构的通知,当事人拿着该通知去了指定的鉴定机构顺利完成鉴定。我们根据鉴定结论,相应增加了诉讼请求,比如伤残赔偿金、康复费、出院后的护理费、后续治疗费、鉴定费等,将这个增加的诉讼请求补交给法院。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关于交通事故拒绝赔偿走法律程序需要准备什么的法律知识,如果对方拒绝赔偿,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需要收集证明当事人的证据,提交身份证资料和户籍证明,以及其他证明道路交通事故确已发生的证据。若您还有哪些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