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益诉讼的诉讼时效多久

2019-05-13 09: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法律通过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以起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重要作用,通过法律规范确立了某些强制性规则,使得公益诉讼有法可依。但很多人对公益诉讼的具体规定可能了解甚微。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根据公益诉讼的诉讼时效多久等相关问题展开介绍。

公益诉讼的诉讼时效多久

  一、什么是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

  按照提起诉讼的主体公益诉讼可以划分为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前者称为民事公诉或行政公诉,后者称为一般公益诉讼。

  二、公益诉讼的法律特征

  1、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不特定的人。一般仅指无利害关系的人,但古罗马法亦包括有利害关系的人。且如果原告为多人,可由裁判法官选择适宜的人作为原告。

  2、原告起诉的出发点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尊严及社会公平正义,而非个人一己私利。

  3、公益诉讼涉及的案件范围宽泛,可以是民事侵权行为,也可以是行政违法、刑事犯罪活动。

  4、公益诉讼的地位体现在对国家机关执法能力不足的补充与协助,而非取代国家机关进行执法活动。

  5、原告在胜诉后往往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公益诉讼的诉讼时效多久

  我国现行诉讼法对诉讼时效均有规定,要求出现纠纷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提起诉讼,否则将丧失胜诉权,但在《民法通则》的有关司法解释中却规定“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这一规定是出于保护国家利益所需,而公益诉讼同样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救济方式,自然也不应当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使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在任何时候均能受到法律追究。《民法总则》对该问题未作规定,仍沿用《民法通则》。

  在上述内容中,找法网小编具体阐述了公益诉讼的含义以及公益诉讼的法律特征,并说明了公益诉讼的诉讼时效多久这一问题,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假如您还想了解其他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录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重婚罪的调查取证的方法
重婚罪取证 9999人浏览
重婚罪的调查取证的方法
公益诉讼的依据
消费维权论文 9999人浏览
公益诉讼的依据
公益诉讼的法律特征
公益诉讼 9999人浏览
公益诉讼的法律特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