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会计中的资本公积是什么意思

2019-10-10 1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但又有别于实收资本或股本,属于准资本或附属资本,具备资本的性质。那么会计中的资本公积是什么意思?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

  一、会计中的资本公积是什么意思

  资本公积就是指由投资者投入的,但不能计入实收资本的资产价值,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由投资者享有的资金。

  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公积的用途是转赠资本。

  总之,资本公积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而是投入资本的范畴;其主要用途是用来转增资本。

  如:有限公司创立时,出资者认缴的出资往往与注册资本一致,不会产生资本公积。在有新的投资者界入时,投入的等于按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计入实收资本,超过部分就是资本公积。

  二、资本公积的来源

  资本公积就是指由投资者投入的,但不能计入实收资本的资产价值,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由投资者享有的资金。

  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公积的用途是转赠资本。

  总之,资本公积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而是投入资本的范畴;其主要用途是用来转增资本。

  如:有限公司创立时,出资者认缴的出资往往与注册资本一致,不会产生资本公积。在有新的投资者界入时,投入的等于按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计入实收资本,超过部分就是资本公积。由于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通常会直接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因此,资本公积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十分重要。为了避免虚增净资产,误导决策,就有必要明确资本公积形成的主要来源。

  资本公积形成的来源按其用途主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其中,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在股份有限公司称之为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应按转入金额入账;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因接受外币投资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金额,其中包括债权人豁免的债务。

  一类是不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等。其中,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是指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从而导致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或投资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以上就是会计中的资本公积是什么意思的介绍。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可计入资本公积的贷项有四个内容:资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资本折算差额。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工伤视力下降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 9999人浏览
工伤视力下降赔偿标准
资本公积金
财务会计制度 9999人浏览
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成最后晚宴
财务会计制度 9999人浏览
资本公积金成最后晚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