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预付账款借方余额表示什么

2019-03-26 17: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就是我们日常说的预付账款。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预付账款借方余额表示什么?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有什么不同?加强企业预付账款管理的举措有哪些呢?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预付账款借方余额表示什么

  一、预付账款借方余额表示什么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一般包括预付的货款、预付的购货定金。施工企业的预付账款主要包括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等。预付账款是预先付给供货方客户的款项,也是公司债权的组成部分。

  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会计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物资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3)补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预付账款科目期末一般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如为贷方余额,则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二、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有什么不同

  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不同在于:

  1、预收账款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预收就是提前收款;

  2、预付账款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预付就是提前付款。

  三、加强企业预付账款管理的举措

  为了规范预付账款的使用,使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必须对企业的预付账款加强管理。

  (一)建立健全预付账款管理的相关制度

  1、建立健全预付账款管理责任制度。财务部门工程管理人员负责预付账款中的设备管理工作,材料核算人员负责预付账款中的材料借款管理工作。供应部门负责预付账款的清查催收工作。

  2、建立预付账款的控制制度。为了从严控制预付账款的发生,节约货币资金的支出,供应部门要按照经过部门主任、总会计师审批后的购货合同的条款,办理预付账款支付手续,未签购货合同的,不得付款。外委工程不准发生预付账款。

  3、建立预付账款台账管理制度。财务部门与客户协商,要求客户建立预付账款台账,详细反映各客户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余额、发生时间、对方负责人、经办人、对方的经营状况、预付账款的清理情况、清收负责人和经办人等情况。同时,将购货合同、签证单和台账一同保管,形成完整档案。

  4、建立健全预付账款清理责任制度。供应部门经办人要按购货合同规定的时间,组织交货,验收入库,并在7日内报销。如超过报销期限,超期的款额按每天预付金额的千分之三收取资金占用费。财务部门对所发生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因供货单位破产、撤消等已无望再收回所购货物的,应将其转入其他应收款。每年年终,要组织专人全面清查预付账款,与对方核对清楚,并取得对方签章,做到债权明确,账实、账账相符。

  5、建立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会计人员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熟练系统地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预付账款的运用,不做错账。

  (二)建议财务负责人和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检查预付账款的使用情况

  1、对预付账款进行分析性复核;对大额异常项目进行调查。

  2、对期末预付账款余额与上期期末余额进行比较,解释其波动原因。

  3、检查预付账款是否存在贷方余额;如有应查明原因,必要时重作分类调整。

  4、检查预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注意结合应付账款明细账查核是否有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中同时挂账的情况。

  5、企业是否将正常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记入预付账款,截留各种收入,推迟纳税或达到偷税的目的;审阅预付账款明细账,从摘要、对应账户的记录中发现线索,再进一步查阅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相关资料。

  6、企业是否利用预付账款业务往来搭桥,为他人进行非法结算活动,以此获取回扣或转移资金,予以贪污、挪用及私设“小金库”;审查预付账款业务合同是否真实合法,有无以虚假或不合理合同串通作弊,虚列预付账款。

  7、是否利用预付账款列支非法支出;查证预付账款明细账的账龄长短及相关的凭证,如账龄过长,则有利用“预付账款”转移资金或进行其他舞弊行为的可能。

  8、对长期未收到货物的预付账款,可向供货单位进行查询。

  根据以上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可知,预付账款余额在借方,表示预付的款项是属于企业资产。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随时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律师咨询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