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判处缓刑是否必须社区矫正材料

2021-09-29 18: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一味把所有的违法者都关进监狱,这也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以及财力的,那么判处缓刑是否必须社区矫正材料?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判处缓刑是否必须社区矫正材料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判处缓刑是否必须社区矫正材料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宣告缓刑要考查对所居住社区有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因此要征求社区的意见。同时也明确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判处缓刑是否必须社区矫正材料


二、社区矫正办理所需材料

1、罪犯调查评估分值表

2、犯罪嫌疑人调查评估分值表

2、被告人调查评估分值表

4、社区服务证明

5、居住地证明

三、社区矫正人员执行措施

另外,根据两高两部的通知要求,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人民法院必须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刑罚措施和减刑、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法律监督,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地进行。

公安机关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对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

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狱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并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 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判处缓刑是否必须社区矫正材料的相关知识,判处缓刑必须社区矫正材料,因为刑法规定宣告缓刑要考查对所居住社区征求社区的意见,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