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区矫正工作衔接材料

2021-09-29 09: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社区矫正的人肯定是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的,这个过程少不了不同部门交接,那么社区矫正工作衔接材料是什么?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衔接材料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社区矫正工作衔接材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或者提请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者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调查评估。对罪犯提请假释的,应当委托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调查评估。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者罪犯,裁定或者决定机关应当核实其居住地。

委托调查评估时,委托机关应当发出调查评估委托函,并附下列材料:

1)人民法院委托时,应当附带起诉书或者自诉状;

2)人民检察院委托时,应当附带起诉意见书;

3)看守所、监狱委托时,应当附带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减刑裁定书复印件以及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情况材料。

调查评估委托函应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案由以及委托机关的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调查评估委托函不得通过案件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转交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社区矫正工作衔接材料


二、社区矫正会有案底吗

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三、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中央政法委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衔接材料的相关知识,社区矫正工作衔接材料包括起诉书或者自诉状起诉意见书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减刑裁定书复印件以及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情况材料。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