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哪几种罪犯

2018-08-29 13: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社区矫正,是对一些社会危险性不大,不需要在监狱中服刑,通过社区教育的方式来矫正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的制度。那么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哪几种罪犯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这个疑惑。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哪几种罪犯


  社区矫正的范围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于非监禁刑和行刑制度的有关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

  (一)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四)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参加公益劳动等。司法所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各项矫正活动。

  (一)管理方面管理主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的主要方式包括:矫正干部的监督管理、监护人的监督管理、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以及社会积极力量的监控等。实施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有效控制,规范他们的行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秩序,确保非监禁刑刑罚的有效执行。

  (二)教育方面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其中政治思想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它又包括认罪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道德规范行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在正治思想教育中,认罪教育是前提,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是关键。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集体教育、个别谈话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社会志愿者帮教、培训实践活动等。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使矫正对象提高对所犯罪的认识,认罪服法,接受矫正组织的教育矫正,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思想上、素质上、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上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人格的重新社会化,顺利的回归社会。

  (三)公益劳动方面劳动是我国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是改造人的基本手段。受矫正人员必须定时定量地参加劳动。

  总之,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是被判处管制、缓刑、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社区管理、公益劳动等方面来对犯罪分子进行矫正。如果有其它法律问题有疑惑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