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1-04-08 15: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很多公司都会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但是很多员工不知道自己的五险一金到底应该缴纳多少,国家规定的一个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

  1.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3.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0.2%;

  4.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个人不缴纳;

  5.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个人不缴纳;

  6.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国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养老险缴费比例:个人8%,单位13-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个人2%,单位8%;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个人0.2-1%,单位0.7-1%;工伤保险缴费比例:个人不缴纳,单位0.1-0.95%;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个人不缴纳,单位0.45-1%。

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

  二、五险一金怎么办理

  1、职工办理:

  (1)有工作单位的由单位办理,个人提供身份证和照片;

  (2)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以办理转移手续,能随工作带走;

  (3)养老保险转移:如果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就到原单位开据养老保险转移单,填写清楚现在的工作单位,(最好拿原调动手续)由原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养老管理部门签章,办理养老保险帐户转移手续,原单位做养老帐户减人处理;再到现单位盖章认可,到现单位所在地的养老保险部门办理接受养老手续,现单位做增人处理;

  (4)中间失业一般还要按月缴社会保险。

  2、无业办理:

  (1)没工作单位的只能按照自由职业者的情况参加社会保险,只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2)养老保险:带上本人的身份证、失业证和2张1寸照片,到当地的社保中心的营业窗口办理。

  (3)医疗保险:办完了养老保险手续后,带着上述的材料和办好的养老保险手册,到当地的医保中心的营业窗口办理。

  三、五险一金的作用是什么

  1、养老保险的作用

  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因此,交养老保险的好处是缴纳养老保险满足最低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可以一直领取到去世,而且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只增不减”,每年会调整增资,可以使老年得到稳定可靠保障。

  2、参加医保的作用

  基本医疗保险的好处是能让参保人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设立了归个人所有的个人医疗账户,个人账户金在规定范围内可自由支配,在不发生医疗费用的时间里,可为参保人积蓄一定的资金,并可依法继承。

  另外,如果在职缴费累计满足最低年限后,退休后能够不用再继续缴纳基本医疗费而可以享受比在职报销水平更高的医保待遇。就医时发生的医疗费,个人缴上自负部分,其余部分由医疗保险经办。

  3、失业保险的作用

  缴纳失业保险可以在失业时获得失业保险金等补助。而失业保险这样的险种属于政策性保险,通常在商业保险公司是买不到的。

  4、生育保险的作用

  建立生育保险制度的作用是使生育女职工在生育和哺乳期间享受保障,不至于因生育停止工作和陷入生活困境。实行生育保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妇女因生育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和产假期间的生活津贴,从制度上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一项有力措施。

  5、办理工伤保险的作用

  参加工伤保险后,企业可以有效抵御风险,工伤者可获得医疗救治、工伤康复治疗,还能获得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应参加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当职工发生工伤,单位将要依法承担全部工伤赔偿费用,其赔偿标准与参保职工也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工伤赔偿全部由单位负责而不是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6、交公积金作用

  公积金是单位的个人共同缴纳的,归职工所有。缴纳公积金后可以用公积金买房,建造、翻建、大修住房,租房,遇到重大疾病也可以提取公积金,公积金缴存者还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的相关内容,我们缴纳五险一金的时候,要按照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去缴纳五险一金。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