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居住证办理有哪些条件

2019-09-09 14: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从我国家正式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而居住证实施也替代了暂住证使用,居住证就有很多好处,但是办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么居住证办理有哪些条件?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居住证办理有哪些条件

  1、没有本市市区常住户口,拟在本市暂住三十日以上、年满16周岁以上的流动人口,应当在到达居住地7日内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居(村)民委员会申报暂住登记,申领居住证;未满16周岁的可以自愿申领;符合救助条件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可以不申领居住证。

居住证办理有哪些条件

  2、拟在居住3日以上30日以内的流动人口,应当在到达居住地3日内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居(村)民委员会申报暂住登记。

  二、居住证申请资料

  1、申领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2、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

  3、居住地址、就业等证明材料。

  申领居住证需提交证明材料

  要申领居住证,公民要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办理的,应当提供委托人、代办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申请人和相关材料的出具人要对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条例中明确规定,如果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住证,将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整改,处2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骗领的居住证也将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三、办理居住证的作用有哪些

  居住证制度仍然只是过渡阶段的权宜之举,因为它所标志的,仍然是城市户籍人口以及外来人口这两大“阵营”,解决外来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

  在一个充分流动的市场中,不同地区的要素报酬应该逐步趋向均衡。换言之,如果可以观察到不同地区同质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收入差异,则意味着因政府干预而导致的资源错配客观存在。而这正可以解释为当前中国所出现的城乡及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

  除去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需要,以户籍制度为基石的二元乃至多元结构之不可维系,首先在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收入增长迟滞,已经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经济由出口拉动、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因为经历二十多年改革,除农村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外的“三农”政策,在产业规律以及比较优势的双重制约下,其所具有的增收潜能均已极其有限。

  四、办理居住证的好处有哪些

  1、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参加中高考;

  2、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

  3、享受法律援助;

  4、参加社保;

  5、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和金;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

  7、办理出入境证件、换补领身份证、办理结婚登记;

  8、办驾驶证、机动车登记;

  9、办理生育服务证;

  10、参加居民委员会选举、人民调解员选聘;

  11、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

  以上就是居住证办理有哪些条件。小编提醒的是,不是所有外地人都可以在当地办理居住证的,要符合当地办理居住证的条件。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进行咨询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