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刑法管制适用条件

2021-08-17 15: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管制是指对犯罪嫌疑人不进行关押,但是会限制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且依据相关期限送往社区进行矫正。刑法的目的是为了惩治犯罪,保护社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在刑法中,会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手段。那么刑法管制适用条件是什么?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

  一、刑法管制适用条件

  1、罪行性质轻、危害小。

  2、人身危险性较小。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非常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二、刑法的量刑种类

  1.从重处罚。在法定刑幅度内,适用相对于没有从重处罚情节的情况较重的刑罚。

  2.从轻处罚。在法定刑幅度内,适用相对于没有从轻处罚情节的情况较轻的刑罚。需要注意的是,从重处罚并不意味着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上判处刑罚,从轻处罚也不意味着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下判处刑罚。正确的做法是,先暂时排除犯罪人所具有的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根据刑法估量应当判处什么刑罚,再考虑从重情节与从轻情节,从而确定应当宣告的刑罚。

  3.减轻处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减轻处罚有两种。其一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这又分为两种情况。①在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刑罚只有一个量刑幅度的情况下,减轻处罚就是判处低于该条文规定的量刑幅度最低刑的刑罚。②在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刑罚有几个量刑幅度的情况下,减轻处罚就是判处低于与犯罪人所犯之罪具体相对应的该条文规定的量刑幅度最低刑的刑罚。其二法外减轻处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4.免除处罚。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其刑罚处罚。

  三、管制期限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这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刑法管制适用条件的相关内容。刑法的管制是针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嫌疑人,是为了惩治犯罪,也同时考虑现实情况,做到有温度。对于管制,若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向找法网律师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