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寻衅滋事刑法量刑标准

2021-09-03 18: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刑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寻衅滋事是指嫌疑人出于故意的目的,处于挑衅的目的,在公共场合制造事端或者破坏公共财物。这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那么寻衅滋事刑法量刑标准是什么?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

  一、寻衅滋事刑法量刑标准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寻衅滋事裁量标准

  1、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寻衅滋事犯罪行为表现

  (1)结伙斗殴的;

  (2)追逐、拦截他人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4)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1)结伙斗殴中,起主要作用的;

  (2)多次寻衅滋事,或者因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过;

  (3)追逐、拦截他人过程中,有暴力、侮辱行为的;

  (4)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行为过程中,有暴力、侮辱行为的;

  (5)其他寻衅滋事行为过程中有暴力、侮辱行为的。

  造成一定社会影响或其他危害后果的,适用情节较重处罚。

  三、量刑原则

  量刑原则是对量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制约作用的法律准则。

  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据此,量刑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一)首先要以事实为根据

  是指以客观存在的犯罪的一切实际情况为根据。

  1)查清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即查清行为人是否符合犯罪主体条件、做了什么、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危害了什么。

  2)确定犯罪性质

  即正确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犯罪性质不同,社会危害也不同,法定刑也不同。准确定性才能正确量刑。

  3)全面考察犯罪情节

  此处之犯罪情节是指构成要件以外的其他能够影响社会危害程度的各种主客观事实情况,如未遂、中止、自首、从犯、犯罪的方法手段、后果、动机等。

  同一性质犯罪,因情节不同,其总体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因而刑罚处罚也应有区别。

  如受迫害杀人与图财害命,犯后逃跑和自首等。

  (二)其次要以法律为准绳

  量刑要以刑法规定为准绳,依法量刑,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所谓刑法规定,是指:

  ①刑法总则有关刑罚方法、刑罚制度(如数罪并罚、缓刑等)及其适用条件的规定。

  ②刑法分则有关具体犯罪适用的刑法方法和量刑幅度的规定。

  分则具体罪名量刑幅度不能任意突破,除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以外,只能在量刑幅度以内选择适用适当的刑种或者刑度。

  ③刑法总则有关从重、从轻、减轻以及免除处罚的规定,如未遂、中止、未成年、主犯从犯等从重从轻处罚的规定。

  这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寻衅滋事刑法量刑标准的相关内容。寻衅滋事罪通常会破坏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物。这是法律不允许的。若是构成,则会受到严重的刑罚。所以切勿以身试法。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向找法网律师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寻衅滋事量刑标准是多少
寻衅滋事罪 9999人浏览
寻衅滋事量刑标准是多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