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电子商务法对代购的规定

2018-09-26 10: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代购通常是指为客户在网上代购商品,收取定额服务费,免费为客户订购、打包、配送。近期国家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那么,电子商务法对代购的规定是怎么样的呢?现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电子商务法对代购的规定

  根据《电商法》,以后不管是什么代购,都需要营业执照,还是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需要缴纳税务,偷税漏税需承担刑事责任;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等奶粉保健品之类不得销售。

  根据《电商法》,今后从事此类经营活动的人将有一个“专业名词”称呼:电子商务经营者。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的代购,微信朋友圈里的微商,在直播平台中卖东西的博主等,都属于电子商务经营者。

  二、电子商务法怎么管理代购和微商

  首先,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如果卖的是食品,需要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电商法》明确规定,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未获取配方注册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在网络平台销售。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都必须依法进行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否则将面临最高1万元的罚款。

  对代购平台而言,需缴采购国企业、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同时还需缴纳给中国25%企业所得税,在国内注册的对接公司,需再缴最低3%增值税,25%企业所得,老板个人所得税20%,社保及其他附加税。

  其次,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三、代购时间构成

  国际邮寄时间:从澳州发货到国内,一般需要3-7天,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对较快,一般3-5天就可以,个别偏远地区会比较慢,所有物品到达国内后均通过快递公司或者中国邮政EMS发货,理论上是可以到达中国任何区域。

  具体到货时间会因买家居住地稍有不同。如遇到公众假期时间会相应顺延,快递偶尔也会因为一些不可预计的因素。例如国际航班延误,海关抽查等受到影响造成时间延误,这时商家会及时通知买家,提供查询方式和新的到货时间,并及时延长交易时间。

  买家可以根据以上的时间表大致估算从支付到收到宝贝所需要的时间,购物的周期的确比国内购物要长,毕竟是越洋代购。

  从明年1月1日开始,代购组织或个人必须同时拥有采购国和中国的营业执照,并同时缴纳采购国语中国两方的税费,违反规定的卖家或平台最高将分别被罚款50万元以及200万元。电子商务法对代购的规定,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