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定期银行存款利息怎么算

2018-11-02 17: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众所周知,定期存款不能提前支取,如果提前取出,则会按照活期利率计息,所以,如果存定期存款,最好是不要提前支取。那么,定期银行存款利息怎么算?定期存款怎么存才最划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疑惑。

  一、定期银行存款利息怎么算

  定期利息=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

  具体内容如下:

  定期存款的定义: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它具有存期最短3个月,最长5年,选择余地大,利息收益较稳定的特点。定期开户起存金额为50元,多存不限。

定期银行存款利息怎么算

  存款利率是由国家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

  利息计算公式:定期利息=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如果要交税的话,再在这个公式后面 ×(1-5%)。

  二、定期存款怎么存才最划算?

  假如有一笔较大的金额要进行定期存款,但是又想达到最高利益化,这个时候定期存款怎么存最划算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下:

  “分期存单法”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比如每月)存入一笔定期存款,比如1年期。这样的话,从第二年起,每个月都会有一小笔存款到期,如果有急用,就可以提出来使用,也不会损失利息,如果没有急用,这些存款可以自动续存,再加上新的一笔存款,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它的好处在于既能够比较灵活地使用存款,又能得到定期的存款利息,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假如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就会攒下一笔不小的存款。

  该办法适合每月有固定收入的工薪族。

  阶梯存款法

  如果你有一笔大额需要存款,我们可以将这3万元分成相同金额几份,以不同存期进行。比如可以以1万元为单位分别存为1年、2年、3年定期。1年后,就可以将到期的1年期存款转存成3年定期。第2年后则把到期的2年期存款也转成3年期。如此两年后,手中所持有的存单就全部为3年期,只是到期年度依次相差1年。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机动性强,增值性好,同时又能获得3年期存款的高利息。

  约定定期存款

  约定定期存款就是银行会在每一营业日结束后,自动根据你的账面余额,高于1000元的,按照每500元为单位,按事先选择的存期给你作为定期存款处理,按照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比如开小店者,每天将钱存入银行,超过500元就自动转为一笔500元的定期存款,从当日开始计算存期。或者有一笔较大额度的存款,也可以使用该办法。

  您支取资金或刷卡消费时,如遇活期账户资金不足,您的约定定期账户资金也可随时支用,尽享活期便利,使您钱程无忧。在当日晚间,约定定期账户的资金将按后进先出的原则,以500元为单位自动转出。存满约定存期支取的资金,取得相应的定期存款收益;未存满约定存期支取的资金,则取得活期存款收益。

  零存整取

  零存整取,是指储户在进行银行存款时约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储蓄方式。零存整取一般每月五十元起存,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应在次月补齐,存期一般分一年、三年和五年;零存整取计息按实存金额和实际存期计算,具体利率标准按利率表执行;零存整取开户手续与活期储蓄相同,只是每月要按开户时的金额进行续存,储户提前支取时的手续比照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有关手续办理。零存整取利率一般为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的60%。

  定活两便

  定活两便是一种事先不约定存期,一次性存入,一次性支取的储蓄存款。具有定期或活期储蓄的双重性质。存期三个月以内的按活期计算,三个月以上的,按同档次定期的六折计算。存期在一年以上,均按一年期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

  定活两便适合在3个月内没有大笔资金支出,同时也不准备用于较长期投资的储户。如果可以确定手中资金闲置超过1年,那么还是选择定期存款比较适当。

  通知存款

  分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两个品种。一天通知存款的取款必须提前一天通知银行,七天通知存款的取款则必须提前七天通知银行。

  人民币通知存款最低起存金额5万元、单位最低起存金额50万元,个人最低支取金额5万元、单位最低支取金额10万元。

  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远高于活期,但取款的灵活性又近似活期,比较适合打理那些使用时间不固定的大额生意资金。

  可以不通知临时支取,支取部分近日利息按照活期计算(具体请咨询银行)。

  行文至此,已接近尾声,若是你还有其他的法律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上的在线律师,他们一天24小时在线,能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