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纠纷诉讼时效是一年还是三年

2022-06-17 10: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患者与其家属在发生医疗事故之后一般都会先与医院进行协商,如果医院不想承担赔偿责任或只愿意承担一部分责任的话,那么就会进入诉讼阶段,但是提起诉讼也有时间的限制,那么医疗事故纠纷诉讼时效是一年还是三年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医疗事故纠纷诉讼时效是一年还是三年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医疗事故纠纷除了侵权之诉,还可以根据合同纠纷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纠纷诉讼时效是一年还是三年

  二、诉讼时效的期间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关于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综上所述,发生医疗事故以后并不要求患者必须马上提起诉讼,而是在患者知道自己受到损害后的三年内提起诉讼就可以,患者在诉讼前应当准备好自己的病例以及其它资料,这些资料都会交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以上就是“医疗事故纠纷诉讼时效是一年还是三年”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医疗事故该如何索赔
医疗事故赔偿知识 9999人浏览
医疗事故该如何索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