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过失性解除合同赔偿标准

2021-08-25 1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解除劳动合同,经过双方沟通,可以支付赔偿金,也有不用支付赔偿金的情形。而过失性,应该是一方存在过失造成解除合同的,那么过失性解除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合同违约方能否主张解除合同?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将为您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过失性解除合同赔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过失性解除合同赔偿标准

  二、合同违约方能否主张解除合同

  我国法律规定了合同解除的情形,尽管对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没有明确,但结合民法理论其立法本意应作如下理解:

  1、在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情形下,合同当事人均是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

  2、在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只有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权;

  3、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当事人双方均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也就是合同双方均可以成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

  4、因当事人一方违约行为,具体包括预期违约、迟延履行和根本违约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的情形;只有守约方才享有合同解除权,也就是当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违约情形时,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合同解除权,不能直接产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如若要解除合同,只能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对合同是否解除进行裁判。

  三、劳动者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1、违法解除赔偿金=录用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劳动者违反保密条款赔偿金=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合理的调查费用;

  赔偿金总额=直接经济损失+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关于过失性解除合同赔偿标准的法律知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若您还有哪些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