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发生征地补偿纠纷解决方法有哪些

2021-12-09 12: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近年来征地规模、征地速度、征地幅度都在急剧增长,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纠纷也不断发生。那么,2022发生征地补偿纠纷解决方法有哪些呢?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呢?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有哪些呢?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1、土地补偿费的计算标准

  土地补偿费=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补偿倍数(6<补偿倍数<10)

  2、安置补助费的计算标准

  (1)(被征用地块需安置人数×补偿倍数)>15时

  总安置费=该被征地块前三年平均年产值×15

  (2)(被征用地块需安置人数×补偿倍数)<15时

  总安置费=该被征地块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补偿倍数×被征地块需安置人数

  3、地上附属物和青苗补助费补偿的计算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一般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

发生征地补偿纠纷解决方法

  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有哪些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分为两部分,一是土地补偿费,二是安置补助费。而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虽说有了上述的法律明确规定,但是当被征收人与征收方询问与催促补偿进度时,被各种借口搪塞而敷衍拖延不给补偿时,那你就需要主要收集证据,及时采取法律的途径来维权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接下来,凯诺拆迁律师就根据实践中的办案情况来具体的分析法律对于补偿期限是如何规定的,而遇到征收方拖延补偿时又该如何维权的问题。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三、2022发生征地补偿纠纷解决方法有哪些

  1、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发生征地补偿纠纷解决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根据补偿纠纷类型的不同解决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若大家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国家征地补偿都标准是什么,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国家征地赔偿标准如下: 1. 土地补偿费,是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安置补助费,是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 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 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但需注意,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在征收土地过程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会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事项进行公告,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若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政府会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在签订补偿协议时,应确保相关费用足额到位,并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达成协议。若个别难以达成协议,应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完成相关前期工作后,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2022国家征地补偿标准
征地补偿安置标准 9999人浏览
2022国家征地补偿标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