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职务侵占罪能否自诉?

2020-06-15 15: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我们知道大部分犯罪都是公诉案件,但是也有少部分案件可以自诉,实践中很多人对于哪些案件能自诉搞不太清楚,这样不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掌握这个点。那么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职务侵占罪能否自诉?

  一、职务侵占罪能否自诉

  不可以。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分公诉和自诉两种。职务侵占罪是不在自诉案件范围之内,属于公诉案件。

  一般情况下,职务侵占罪是公诉案件,一般不适用自诉,具体的可以查看《刑法》与《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下面,律图就简要讲述一下职务侵占罪的具体情况。

职务侵占罪能否自诉

  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职务侵占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一)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

  (三)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三、哪些行为可构成职务侵占罪

  (一)股东侵占自己出资的公司、企业的财产

  按照法律规定,股东在出资后,这部分财产已属于公司、企业所有,而不再是股东的个人财产。因此,股东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便利侵占其出资形成的公司、企业的财物,也构成职务侵占。需要注意的是,股东必须是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侵占了公司、企业的财物是股东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前提,如果股东通过秘密窃取等非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侵占,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二)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公司、企业的高管及其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公司、企业的财物直接据为己有。这类情况主要发生在公司、企业的销售主管、经理、厂长身上,因为他们一般都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的财物具有事实上的控制权、支配权。

  (三)本公司、企业人员互相勾结,监守自盗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发货员、缴库员、搬运工、修理工等一些具有管理、保管、经手本公司、企业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对于设有保安员的公司、企业,由于财物出入均要登记,上述人员在作案时为将财物顺利运出公司、企业,有时便与保安员互相勾结。

  (四)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这种作案方式是指,犯罪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务。例如收发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供货单位职员互相勾结,虚记收到货物,使单位的货款虚增;购销人员伪造涂改单据;出差人员虚报差旅费等。

  (五)员工因为薪酬纠纷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项

  员工在构成此类犯罪时常常会觉得很委屈,他们认为,是公司先拖欠其工资,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但即使如此,只要员工出于占为己有的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截扣公司款项,就构成了职务侵占。至于员工与公司间的劳资纠纷,应该通过合法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途径解决。

  (六)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勾结共同构成职务侵占

  在这类犯罪中,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往往是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互相勾结,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本公司、企业的财产,因此,前者是职务侵占罪的共犯。需要指出的是,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只能作为职务侵占犯罪的共犯形式出现,而不能单独实施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犯罪主体的不同,其中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但如果是侵占罪的话,则就是一般主体了。无论是实施了职务侵占行为还是侵占行为,此时都要做出专业的认定才行,否则不能轻易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职务侵占罪能否自诉的相关内容,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职务侵占罪不可以自诉,可以自诉的是侵占罪,我们不要把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搞混了。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登陆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