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试用期工资税前4500,拿到手能有多少

2021-05-14 10: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80%的标准,这样既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在缴纳税款的时候,劳动者对纳税的相关问题就会有疑问。那么,试用期工资税前4500,拿到手能有多少?以下就跟着找法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试用期工资税前4500,拿到手能有多少

试用期工资税前4500是不需要缴纳税款的。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3

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税率为10%

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税率为25%

4、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税率为30%

5、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税率为35%

6、超过55000元至960000元的,税率为45%

试用期工资税前4500,拿到手能有多少

二、试用期要不要交社保

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即使是在试用期也是要给劳动者购买社保的。

因为社保是国家给劳动者的一种生活和医疗保障而且是强制性的保险,也就是说在签订试用期合同之后也是需要给劳动者购买社保的。所谓强制性,就是由法律法规直接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的规定,双方当事人不得自由协商。因此社会保险是否缴纳、如何缴纳都不是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可以协商的事宜,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即使双方有书面约定,只要与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相违背,约定也是违法的。

在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甚至和员工协商决定,试用期内不交社保,试用期后如果转正灾星补交。其实,这是误解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造成的结果。

三、试用期80%合法吗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和工资水平。用人单位有权自主确定本单位职工的工资标准,有权自主确定试用期人员的工资标准。

为了体现劳动报酬中的同工同酬原则,劳动者在试用期间的工资标准应当与用人单位本岗位的工资标准一致,但是由于劳动者尚处在试用期间,其工作水平、业务能力与正式员工还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80%的标准既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试用期工资税前4500,拿到手能有多少”的相关内容,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我国的起征税是5000元,试用期拿到的税前工资4500不需要缴纳税款。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