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指的是行政机关在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采用听证程序必然要发生人力、财力的成本,因此,不可能所有的行政行为作出之前均要求举行听证。那么什么是行政许可听证?听证范围有什么规定?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听证指的是行政机关在作出有关行政决定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
行政许可听证是设立或者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前给予当事人就重要事实表示意见的机会,通过公开、公正、民主的方式达到行政目的程序。行政许可听证中应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1、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
2、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
确定听证的范围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
1、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均衡原则和成本不大于效益原则。首先,听证程序范围的设置必须均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即在有可能严重侵害个人利益的情形下适用听证程序;遇有一般情形,应允许行政机关自由裁量决定是否适用听证程序;在轻微影响当事人权益的行政决定或当事人放弃获得听证权利的情况下,不适用听证程序。
2、听证程序的设置还涉及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这里的成本是指行政机关适用听证程序必须负担的人力和财力。效益是指适用听证产生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如果仅考虑该程序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忽视其耗费的成本,那么它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程序制度。因此,确定听证程序适用范围必须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在成本不大于综合效益的前提下进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什么是行政许可听证、听证范围有什么规定的内容,行政许可听证是设立或者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前给予当事人就重要事实表示意见的机会,通过公开、公正、民主的方式达到行政目的程序。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