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判断事业单位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020-06-19 18: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民事责任一般就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民事行为时,如果出现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行为对第三方造成侵害的情况等,需要承担的一种责任。那么大家知道如何判断事业单位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一、如何判断事业单位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如何判断事业单位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事业单位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否要求该事业单位的上级部门承担连带责任,在司法事务中争议较多,判断标准不一。在最高院民二庭主编《合同案件审判指导》中则引用了山东省高院的观点。

  判断机关内部的事业单位是否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应依照其是否进行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而定。若其已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进行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性质上属于事业法人,具有相应的民事主体资格,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对于仅经过机关内部人事管理部门决定或经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在机关内部设立的事业性质的机构,未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按照机关内设机构处理,应认定其不具备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其行为后果由设立该机构的机关单位承担。

  即判断事业单位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快捷的方法可登陆“事业单位在线”的网站查询,如果登记在案,即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没有登记在案,其行为后果由设立该机构的机关单位承担。

  二、过错推定原则与无过错原则区别是什么

  从构成要件可以看出,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有二:

  1、前者的行为是法定的,它不必具有违法性特征,后者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2、前者行为人不必过错,后者有过错。

  首先应将无过错责任与一般过错责任加以区别。特殊侵权的种类很多,但并非所有的特殊侵权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宪法第41条第3款、民法通则第121条、国家赔偿法第2条均作了规定,虽然三者在用词造句上不完全相同,但相互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其次将无过错责任与混合过错责任加以区别。混合过错是指对于损害的发生,加害人与受害人均有过错。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此规定是对该法第106条第2款的补充,同样是一般过错责任条款,体现了过错必须担责的原则。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如何判断事业单位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相关内容,不知道有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吗?一般来说,判断事业单位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看以看事业单位法人是否经过登记。如果您后续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找法网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