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实收资本为零是否意味着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020-06-19 18: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看到过这么一个按理:投标人的财务报告中如果实收资本为零的情况下,会被要求废标。而该案例在业内也是引发了较大的争议,那么大家知道实收资本为零是否意味着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实收资本为零是否意味着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实收资本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实收资本体现的是企业的产权问题,是出资人或者股东权益划分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的基础。实收资本是企业永久性的资金来源,它是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偿还债务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缓冲器,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实收资本并不是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唯一指标。

实收资本为零是否意味着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责任是指法人能以自己的财产对自己的民事行为或债务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三章第五十八条中也明确规定: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而且在接下来的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条分别规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公司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公司的财产问题。

  所以比较两者的概念,实收资本与公司企业的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因果联系。实收资本并不是公司企业的财产,而是所有者权益。所以实收资本为零并不意味着公司没有财产,财产更大程度上与资产的含义相似,但是二者还是存在些许差别。而且新公司法颁布后,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公司认购股份以后,可以一次全部缴清,也可以分期缴纳,所以实收资本在某段时间内可能小于注册资本,所以就可能出现实收资本为零的情形,但是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最终是应当一致的,公司企业以注册资本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当下还有很多企业租一个办公室,股东并不把钱打入公司的基本账户,而是通过他的私人账户进出,这样实收资本为零的情况就更有可能出现,但这并不是说企业没有资产没有现金流,所以我们要区分好实收资本、资产和现金流的含义以及它们对于企业的意义所在。

  简而言之,即使企业的实收资本为零,它注册资本一定不可能为零,如果在履行合同中出现问题,可以要求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外承担责任。所以说正常注册、经营活动正常的企业,即使它的实收资本为零,也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由实收资本的情况推断公司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

  综上,判断企业是否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首先是看公司的注册资本,查看公司的执照等资质证明是否合法合规。其次应该关注企业的资产和现金流。由企业的资产,可以看出企业的经济基础,由现金流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生存能力。通过这两大指标可以进一步判断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现实的财产情况。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实收资本为零是否意味着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相关内容,不知道有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吗?其中,实收资本为零并不意味着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者并不存在直接因果联系。如果您后续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找法网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