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如何认定价格欺诈

2021-12-09 17: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商家的价格欺诈行为是有很多种类型的,商家是否构成价格欺诈是需要进行认定的,这就要结合相应的法律规定。那么,2022如何认定价格欺诈呢?商家价格欺诈消费者怎么处罚呢?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2022如何认定价格欺诈

  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属于欺诈性的标价行为有: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部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4)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模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9)其他欺诈性标价行为。

2022如何认定价格欺诈

  属于欺诈性的价格手段有

  (1)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扣,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2)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3)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者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4)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5)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6)其他欺诈性价格手段。

  二、商家价格欺诈消费者怎么处罚

  针对商家价格欺诈这一行为,我国《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第7条规定明确表明,经营者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依据:

  《价格法》第14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如何认定价格欺诈”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认定价格欺诈主要要了解价格欺诈的行为有哪些形式,这就很好判断了。若大家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