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子女抚养权怎么判决

2021-07-20 19: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夫妻离婚时,两人都会因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发生纠纷,因为都想要孩子的抚养权这个问题,那么,子女抚养权怎么判决?有一些人想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以下就跟随着找法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子女抚养权怎么判决

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由母亲抚养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母亲生活。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的,也可随父亲生活: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放生活的,如母亲的经济能力及生活环境对抚养子女明显不利的,或母亲品行不端,或因违法犯罪被判服刑不可能抚养子女的等等

4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

子女抚养权怎么判决

二、变更孩子抚养权怎么办

解决变更直接抚养子女的关系问题,应当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1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直接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也就是说,变更抚养关系可以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解决,只要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共同利益,就应准许。

2父母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一方要求变更子女直接抚养关系的,应当另行起诉。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三、养权与监护权的区别

      护权和抚养权都是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二者的区别是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夫妻离异之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不受影响,因为,父母对子女的亲权、监护权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
      父母离异之后争夺的是子女的抚养权而不是监护权,因为,监护权是法定的,父母任何一方对未成年子女都拥有法定监护权。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


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子女抚养权怎么判决”的相关内容,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一般由母亲抚养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除了母亲出现法律禁止的行为。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