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产品质量归责原则

2021-08-12 09: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消费者手上时候,产品会引发部分质量问题。那么产品质量归责原则有哪些?比如生产者的严格责任、销售者的过错责任等。违反产品质量法有哪些处罚方式?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将为您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产品质量归责原则

  1、生产者的严格责任。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存在一些法定免责条件:(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2、销售者的过错责任。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产品质量归责原则

  二、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1、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即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这里所说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初级农产品等不包括在内;这里所说的产品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警示说明缺陷。

  2、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这里所指的他人财产,不仅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至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购买者也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侵权责任。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也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人。

  3、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确认该种因果关系,一般应由受害人举证,受害人举证的事项为缺陷产品被使用或被消费、使用或者消费缺陷产品导致了损害的发生,但是对于高科技产品,理论上认为应有条件地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三、违反产品质量法有哪些处罚方式

  不同的主体,违反产品质量法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1、产品质量的赔偿责任

  (1)销售者的先行负责及赔偿义务。

  (2)销售者的追偿权。

  2、生产者、销售者的行政责任

  (1)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2)行政处罚的种类。违反产品质量法可处罚的种类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罚款的幅度最高可达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的3倍。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关于产品质量归责原则的法律知识,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若您还有哪些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