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立案有什么法律规定

2020-07-20 1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立案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刑事立案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才能立案,那么合同诈骗立案有什么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如何区分?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合同诈骗立案有什么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九十二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发[2001]11号)和2008年3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高检会[2008]2号)同时废止。

  合同诈骗立案有什么法律规定

  二、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如何区分

  从本质上看,合同诈骗罪也是一种具体的诈骗犯罪,其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而本罪既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同时又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尽相同。诈骗罪可以表现为虚构任何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本罪只是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因而欺诈手段有特定范围的特殊性。

  3、犯罪主体不尽相同。诈骗罪限于自然人主体;本罪主体包括单位,且是任何单位。

  4、本罪与诈骗罪属于法条竞合,应当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三、合同诈骗与民事违约如何区分

  合同有实际交易且等价有偿,最后的客观不履行或不能履行不是因为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主观意愿支配下的客观行为所造成,而是由于其它客观原因所造成,则是普通的民事违约纠纷,而非合同诈骗。但如果合同客观上的不履行或不能履行是由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所支配下的主观根本不想履行、根本不可能去履行而造成的,则属于合同诈骗。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合同诈骗立案有什么法律规定的内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