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应具备的条件

2022-06-01 11: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个人住房贷款是很多居民都会选择的贷款方式。那么,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在什么情形下才可以进行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贷款需要提交哪些证件和材料?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应具备的条件?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应具备的条件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在贷款到期日时的实际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有所在市常住户口,有固定的住所;

  有正当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具备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愿意并能够提供贷款人认可的房产抵押;

  房产共有人认可其有关借款及担保行为,并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应具备的条件

  二、个人住房贷款的特点是怎样的

  (一)贷款金额大、期限长。购房支出通常是家庭支出的主要部分,住房贷款也普遍占家庭负债的较大份额,因此,个人住房贷款相对其他个人贷款而言金额较大,期限也较长,通常为10~20年,最长可达30年,绝大多数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

  (二)以抵押为前提建立的借贷关系。个人住房贷款的实质是一种融资关系而不是商品买卖关系。在抵押的情形下借款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抵押财产的占有。

  (三)风险因素类似,风险具有系统性特点。由于个人住房贷款大多数为房产抵押担保贷款,风险相对较低。但由于大多数个人住房贷款具有类似的贷款模式,风险也相对集中。除了客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等方面的因素外,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影响也较大。

  (四)贷款对象特殊。根据人民银行制定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对借款人所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五)贷款用途专一。个人住房贷款设立是为了配合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支持城镇居民购买自用普通房,因此贷款只能用于支付所购买住房的房款。

  (六)偿还方式特殊。相对于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偿还方式较为特殊: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按月归还贷款本息。

  个人住房贷款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决定了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呈现出分散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征,给实际管理工作造成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加强对其风险隐患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个人住房贷款能否抵消个人所得税

  公积金贷款利息可以抵,其他商业贷款的利息就不行。

  具体公式如下:

  应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收入-五险一金-公积金贷款利息-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贷款239000元,期限20年,首套房,最新按揭利率7.05%。当前的还款方式有两种,一是等额本息法,二是等额本金法。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应具备的条件的相关知识,由上述可知,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应具备固定住所、稳定收入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