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简述不当得利的概念、构成要件

2022-05-19 17: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不当得利是民法中一个法律概念,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那么简述不当得利的概念、构成要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简述不当得利的概念、构成要件

  (一)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

  (二)他方受有损失指因一定的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若仅有一方获利而无他方受损,则不能构成不当得利。

  (三)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不当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条件。即一方受损是他方获利所致。至于损失与利益的范围大小是否一致,形态是否相同,在所不问。

  (四)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指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可见没有法律的依据,是对于获得利益而言的,并不要求取得权力或财产也无合法依据。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权是合法依据的,但他取得的该项利益却无法律上的依据,因此,应按不当得利制度返还该项利益。

简述不当得利的概念、构成要件

  二、《民法典》对于不当得利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不当得利当中受有损失的一方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但是为履行道德义务、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和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不能要求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三、不当得利罪怎么处罚

  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不会受到刑事处分,也就是说不会判刑的,受害人可以以返还不当得利为由诉讼至法院,要求对方返还。

  (一)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

  (二)一方受到损失。仅仅有一方受到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

  (三)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指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

  (四)利益的取得无法律上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称为“没有合法根据”。无法律上的根据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简述不当得利的概念、构成要件的相关内容。简单来说,不当得利的构成有四要件,一是一方获得利益,二是他方利益受损,三是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利益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最后是获得利益及利益受损均无法律根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