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借款协议的诉讼时效是多少

2022-05-09 1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其中,提供货币的一方称贷款人,受领货币的一方称借款人。那借款协议的诉讼时效是多少?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借款协议的诉讼时效是多少

  借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借款协议的诉讼时效是多少

  二、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二)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三、普通诉讼时效是3年还是2年

  依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普通诉讼时效已经从2年调整为3年,所以向法院主张权利的时间是3年,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借款协议的诉讼时效是多少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借款合同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怎么延长民间借款诉讼时效
### 延长民间借贷诉讼时效的方法 1. **贷款人向借款人提出履行的请求**:当贷款人向借款人提出还款请求时,诉讼时效会中断,并从该程序终结时重新计算。 2. **借款人同意履行义务**:如果借款人同意还款,诉讼时效同样会中断并重新计算。 3.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当权利人(即贷款人)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如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诉讼时效会中断。 4. **采取其他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有同等效力的办法**:除了上述明确列出的方法外,任何与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行为,如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达成还款协议,也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 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规则 1. **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通常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这一期限可能会因法律的特别规定而有所不同。 2.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从权利人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可能受到侵害的那一刻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3. **二十年最长保护期**:即使权利受到损害已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在特殊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保护期限。 ### 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 1.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当权利人向借款人提出还款请求时,诉讼时效中断。 2.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借款人同意还款也会使诉讼时效中断。 3.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会中断诉讼时效。 4. **其他与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情形**:如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达成还款协议等,也会中断诉讼时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借款诉讼时效具体多长
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借款诉讼时效具体多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