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吗

2021-06-11 17: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借贷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金融关系,也是一种金融合同,签订了借贷合同,能保护出借人的权利,当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纠纷,可以就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进行诉讼。那么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吗,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吗

一、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吗

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的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六十九条规定,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二、借贷合同的特征

1、属于要物合同(实践合同)。除当事人协议外,在出借人把货币或实物交付借用人时,合同才能成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发生。

2、属于单务合同,借贷合同成立后,只有借用人单方面承担偿还的义务。出借人则享有收回原本或收取本息的权利,而不负对待给付的义务。但对于有偿的借贷,如标的物有瑕疵,出借人应另换无瑕疵的物,借用人并得请求赔偿因此所受的损失。一般认为,出借人对故意隐瞒实物的瑕疵所发生的损害,负赔偿责任。

3、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借贷合同的目的,在以货币或实物供对方消费或处分,使借用人通过借用合同而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因此,出借人必须是有权处分标的物的人。标的物亦限于货币和其他代替物,其风险亦由借用人承担。因此它与借用合同以及租赁合同以特定物为标的,且不移转所有权不同。

三、借贷合同的返还

借贷合同定有期限,借用人应于到期时返还同等数量的货币或与借用物种类、品质、数量相同的物品,逾期不还,应负迟延责任。如经双方同意,或不可能以种类、品质、数量相同之物返还时,则偿还其价金。如为无偿借贷,借用人可提前偿还,出借人则不论有偿无偿,一般都不得请求提前偿还。未定期限的借贷,借用人得随时返还,出借人亦可酌定适当期限催告返还。

在中国,对金银和外币,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律禁止借贷。职工根据团结互助精神,可以组织各种不同的互助储金会,向会员贷款,不计利息。私人间的借贷,严禁高利剥削或变相的高利贷。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吗的相关内容,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签订合同签应当对借款人的身份进行核实。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