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到期后可以中止吗

2021-07-06 15: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的签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越来越多了,我们在签订合同后,当事人一般要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的期限,在合同履行期间,当事人要履行合同的义务,而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合同权利义务就会终止。那么,合同到期后可以中止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合同到期后可以中止吗

  一、合同到期后可以中止吗

  合同在履行期间才能中止,而合同到期后,合同应该终止而不上终止,合同终止后,合同权利和义务就会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二、合同中止与合同终止的区别

  合同的终止,即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的终止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合同中止履行是指债务人依法行使抗辩权拒绝债权人的履行请求,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暂处于停止状态。在合同中止履行期间,权利、义务关系依然存在,在抗辩权消灭后,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原来的效力。

  所谓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合同关系客观上不复存在。根据定义来看,二者极为相似,即都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效力。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主要必须在:

  (1)二者的效力不同。合同的解除即能向过去发生效力,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也能向将来发生效力,即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

  (2)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合同解除通常被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违约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解除一般仅适用于违约场合。合同的终止虽然也适用于一方违约的情形,但主要是适用于非违约的情形,如合同因履行、双方协商一致、抵销、混同等终止。由此可见,合同终止的。适用范围要比合同解除的适用范围广。

  三、合同有效期多久

  一般来讲,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生效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以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

  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成立之日即为生效时间;

  如果合同中未约定生效时间,但对合同的生效有附加条件的限制,则以该附加条件达成时为合同生效时间。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合同到期后可以中止吗的相关法律内容.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合同就会终止,所以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合同会终止,合同不会中止履行,合同只有在履行期间才能中止。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在线律师平台进行咨询,大家的法律问题会有律师进行专业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