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是反担保

2022-06-15 14: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反担保的意思是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之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而行使的反担保行为。这一行为适用《民法典》规定,也适用本法当中担保的规定,实质上担保行为与反担保行为是一样的。
什么是反担保

一、什么是反担保

反担保是指为保障债务人之外的担保人将承担担保责任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九条的规定,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二、反担保是否适用民法典规定

  反担保适用民法典关于担保的规定。担保是为了保障债权实现而设立的,反担保也是为了保障债权实现而设立的,在反担保中,履行了担保义务的第三人,即担保人是新的债权人,两者之间只不过是债权人不同而已。在实质上反担保与担保是一样的,因此法律规定,反担保适用担保的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反担保方式可以是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者质押。反担保的种类有求偿抵押、求偿质押和求偿保证三种。从本质上讲,反担保也是担保,其同样具有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维护交易安全的功能。

  由于原本担保人的追偿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因此反担保所担保的属于未来的债权,这一点与最高额保证、最高额抵押同。担保适用的原则、方法、标的物、担保物种类均适用于反担保。但反担保的担保方式只有保证、抵押、质押。找法网提醒您,反担保是担保人转移担保风险的一种措施,其本质和担保并无差别。

三、反担保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反担保成立的要件有以下几点:

  1. 第三人先向债权人提供了担保,才能有权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2. 债务人或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向第三人提供担保。

  3. 只有在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时,才能要求债务人向其提供反担保。

  4. 须符合法定形式,即反担保应采用书面形式,依法需办理登记或移交占有的,应办理登记或转交占有手续。

  5. 担保适用的原则、方法、标的物、担保物种类均适用于反担保。但反担保的担保方式只有保证、抵押、质押。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