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违约后如何补救

2021-07-16 16: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违约之后,违约方一定要及时联系守约方,如果对方依然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则要继续履行合同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挽回之前的损失。更多关于合同违约后如何补救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合同违约后如何补救

一、合同违约后如何补救

合同违约之后,违约方一定要及时联系守约方,如果对方依然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则要继续履行合同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挽回之前的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什么是违约定金

定金是以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在担保法理论上,根据定金担保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其区分为订约定金、成约定金、解约定金和违约定金。

违约定金是指以定金的放弃或者双倍返还作为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而约定的定金。

三、合同签订后违约怎么处理

1、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继续履行合同是《民法典》规定的违约责任,是违约方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同样也是非违约方享有的法定权利。不论违约方是否情愿,只要存在继续履行的可能性,非违约方就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原合同约定的义务。

2、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在我们接触到的案件中,许多当事人根本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违约责任条款,或者虽然有约定,但是这种约定不明确,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一方违反合同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因为违约金是当事人预先约定的违约给付,不以实际损害作为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不管是否发生了损害,只要有明确约定,违约方就应当支付违约金。特别是在没有损害的情况下,通过约定违约金,可以对违约方进行法律制裁。

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就应当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履行自己的义务。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编辑为你整理的关于合同违约后如何补救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感到疑惑,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