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债权人能撤销债务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吗

2021-08-19 11: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知道当我们借钱给他人,我们就成为了债权人,对方就成为了债务人,假若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债权人发现债务人有损害自己权益的财产处分行为,那我们该怎么办?债权人能撤销债务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吗?我国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呢?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析。
债权人能撤销债务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吗

一、债权人能撤销债务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吗

撤销权成立的要件

1、客观要件

(一)须有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可以撤销的债务人的行为

(1)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

(2)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

(3)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

另外,债务人放弃其未到期的债券或者放弃债权担保,或者恶意延长到期债权大地的履行期的行为,债权人可以撤销。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当时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格70%的,一般可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对转让价格高于当地指导价或市场交易价30%的,一般可视为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予以撤销。

(二)债务人的行为必须以财产为标的。所谓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是指财产上受直接影响的行为。债务人的行为,非以财产为标的者不得予以撤销。例如结婚、收养或者终止收养、继承的抛弃或者承认等,不得撤销。以不作为债务的发生为目的的民事行为,以提供劳务的目的的民事行为,财产上利益的拒绝行为,已不得扣押的财产权为标的的行为,均不得作为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标的。

(三)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所谓有害债权,是指债务人减少其清偿资历,不能使债权人依债权本旨得到满足。债务人减少清偿资历包括两种情况:为减少积极财产;为增加消极财产。

2、主观要件

(一)债务人的恶意。恶意有意思主义与观念主义的界定分歧。按意思主义,债务人在行为时须有诈害的意思。按观念主义,债务人须明知有损债权人的权利,以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或增加其无资历状态为已足。

(二)受益人的恶意。受益人是指基于债务人的行为而取得利益的人。受益人的恶意是指受益人在取得一定财产或者取得一定财产利益时,已经知道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也就是说已经认识到了该行为对债权损害的事实。至于受益人是否具有故意损害债权人的意图,或者是否曾与债务人恶意串通,不再考虑之列。

(三)转得人的恶意。在有些立法例上,定有转得人。所谓转得人,指由受益人取得权利的人。

二、什么是债权转让时债务人抵消权

债转让后,如果债务人对原债人享有债权,并且该债权先于原债版权人转让的债权到期或权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就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九条 【债权转让时债务人抵销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一)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

(二)债务人的债权与转让的债权是基于同一合同产生。

三、同时履行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履行的先后顺序,一方在另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合同义务以前,有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如果请求履行的一方履行了合同的部分义务的,被请求方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只能有权拒绝履行相应的请求方未履行部分的义务。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债权人能撤销债务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吗的相关法律知识,债权人撤销债务人损害自己权益的财产处分行为,是债权人的代位权,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该权利行使必须通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原因在于该权利属于形成诉权。若大家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律师将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