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承租人返还租赁物包括哪些内容

2021-01-12 13: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租赁的房屋快到期时可以和房东商量续期,也可以直接终止租赁关系。一般在租赁关系结束要搬离出租房之前,承租人会需要将租赁物返还给房东,那么承租人返还租赁物包括哪些内容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承租人返还租赁物包括哪些内容

  一、什么是租赁物

  租赁物又称租赁合同标的,租赁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租赁物一般是租赁合同中的权利主体能够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在租赁关系终止时,能够返还、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财产。

  它既可以是动产,即能够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用途和经济价值的物;又可以是不动产、即不能移动或经移动即会损害其经济效用和经济价值的物。但是,由于租赁合同具有租赁合同终止后,承租人须把原租赁的财产返还出租人这一法律特征,决定了租赁物只能是特定物或特定物化了的物。

  二、承租人返还租赁物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三条的规定,租赁期限届满,承租人应当返还租赁物。返还的租赁物应当符合按照约定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后的状态。这是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的一项主要义务,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承租人应于租赁关系终止时向出租人返还租赁物。租赁关系终止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租赁期间届满,租赁关系即终止。但也可因当事人一方行使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的权利,或者因其他原因而终止。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只要租赁物还存在,承租人就应当返还原租赁物;只有当租赁物不存在时,承租人才不负返还义务。

  2、承租人返还的租赁物应当符合按照约定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后的状态。由于租赁合同是转让财产使用权的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并不发生转移,承租人于租赁期间届满须返还原租赁物,从本质上讲,承租人应在不消费租赁物的条件下达到使用目的,所以租赁物应当是有体物、非消费物。

  3、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应当及时向出租人返还租赁物。合同期间届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告终止,承租人即无权再继续使用租赁物,故应及时返还租赁物。承租人不及时返还租赁物,应负违约责任,出租人既可以基于租赁关系要求承租人返还,也可以基于所有权要求承租人返还,因为租赁关系终止后,承租人已没有占有租赁物的合法依据。

  三、租赁物损坏责任谁担

  租赁物损坏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取决于租赁合同的约定责任方以及租赁物损坏的原因。租赁物损坏的修缮责任应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若承租人在按约定方法正常使用租赁物的过程中,租赁物损耗的,承租人不需承担损坏赔偿责任;若承租人未按约定方法使用租赁物导致租赁物损坏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也就是说,如果租赁合同没有特别约定,而租赁物的损坏主要责任不在承租人时,则修缮责任应由出租人承担;承租人有着主要过失的,由承租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承租人应当在租赁关系结束且租赁期间届满时向出租人返还租赁物,并且租赁物应当没有损毁,否则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承租人返还租赁物包括哪些内容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知识想要了解,欢迎来找法网咨询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