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订立国家税率变化怎么办

2021-07-30 16: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税收法定是一项很重要的原则,既然是法定的,就不可能随意变动,毕竟全国人大一年就开一次会。那么,合同订立国家税率变化怎么办,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同订立国家税率变化怎么办

  一、合同订立国家税率变化怎么办

  因国家税率调整,并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有效性。首先明确一点是合同是本着甲乙意愿,协商一致的结果。

  合同的税率是需要判断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的。例如2019年02月份签署的合同,甲乙双方权利义务已于2019年04月份前执行完毕。根据权责发生制,开票的话依然是原税率不便。可是实际情况中,一部分企业所在税务局或企业会拒绝原税率开票申请,(个别企业能开出来,但需要向税务局说明情况),可以在原合同的税率基础上做税率下降处理。变更公式=原合同含税金额/(1+原合同约定税率)*(1+新适用税率)。

  说明:在2019年04月01日以后所有开具和认证的原税点(16%、10%)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会在金税系统引发核对检查,并追溯开票及业务真实情况。

  合同实际发生纳税义务在2019年04月01日也就是国税局政策下文以后,需要就原合同双方达成一致,双方根据原合同条款约定的金额和开票税率或出具双方变更协议变更原合同的税率和合同开票金额。

  签署长期性合同尽量以不含税金额签署合同,在合同条款中约定税金税率并标注“如遇国家税率政策调整,根据不含税金额按照最新税率开票”等类似表述。

  二、企业已经签订的合同价格该如何变

  商务行为以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准,当国家对增值税税率做出修改,首先应该从合同条款角度去查看。甲乙双方约定的条款不同,后果将不同。

  情况1:条款“当国家法定增值税税率发生变更,甲乙双方约定以不含税(含税)价格不变作为基准,调整增值税税额。”

  如果有类似的条款说明,增值税税率发生变化后,如何处理变得非常简单。

  情况2:条款“本合同乙方提供的物品(服务)价格为价税合计,乙方向甲方提供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果有类似条款说明,税率发生变化,应当以含税价不变为基准。

  情况3:条款“本合同乙方提供的物品(服务)价格均为不含税价格,乙方向甲方提供符合国家法规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应的增值税税额由甲方承担”。

  如果有类似条款说明,税率发生变化,应当以不含税价格不变为基准。

  情况4:条款 甲方向乙方提供的物品的价格总计如下,甲方向乙方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果有类似详细的描述,如增值税税率发生变化,按照表格上的公式重新计算,应当以不含税价格不变为基准。

  情况5:条款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物品(服务)价格为116万元,作为甲方向乙方支付的款项金额的前提,乙方向甲方提供合格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果有类似条款的描述,税率发生变化,应当以含税价格不变为基准。

  情况6:乙方向甲方提供的物品价格为116万元(含16%增值税),作为甲方向乙方支付的款项金额的前提,乙方向甲方提供合格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果有类似条款的描述,税率发生变化后,大家的争议比较多,有观点认为税率变化后应以含税价不变为基准,有观点认为应该以不含税价格不变为基准。

  三、增值税税率调整对企业有哪些影响

  1、税率过高的影响

  增值税,是财会人员耳熟能详的一种税,其实质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对于企业来说,如果税率过高就会产生很大的经济负担。虽然说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但是如果企业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上缴给国家后,便很难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企业创新,尤其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更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企业为了能够增大利润,就会把税收成本加在价格中,最后承担者还是老百姓。价格一旦升高,百姓就减少消费,周而复始经济就会逐渐衰退。

  2、降低税率的的好处

  与税率过高相对,降低税率可以产生诸多有利影响。诚如开头所述,减少支出、增加利润是企业开办的初衷。而降低增值税税率可以使企业税负减轻,尤其对于制造业更是好处多多:一方面企业支出减少,另一方面采购原材料的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价值决定价格,成本减少,产品价格也不会过高,这更加有利于促进消费。降低制造业企业流转环节税负,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率和增加企业资本积累,企业便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创新和扩大规模,国家也会因此而不断进步发展。可能会有人提出不征收增值税的意见,但是虽然不征收增值税确实能使利润最大化,但是没有税收,国家就失去了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基础,贫富差距会明显增加,这样会使国家走向衰退。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订立国家税率变化怎么办”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国家的税率变动其实不能作为合同不成立或者无效的理由。若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