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买卖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

2021-07-22 17: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买卖合同价款,也就是价款的数额、支付方式由合同当事人进行约定,比如在合同中约定的,按照合同执行。如果没有约定,当事人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如果不能,按照民法典处理。那么,买卖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接下来就请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买卖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

一、买卖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

买卖合同的价款属于合同当事人之间意思自治的范围,可以对价款的数额、支付方式等进行明确约定,若双方当事人对价款没有进行明确的约定或是约定不明时,则按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确定价款这一事项。

1、如果买卖合同的当事人对价款作出明确约定的,则应按其约定确定。

2、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对价款未作约定或者约定并不明确的,适用《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处理,而结合《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应按以下原则确定合同的价款:

1)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价款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此时所指的交易习惯包括在商业交易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价款确定习惯,如一些贸易术语,即在多次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将费用与标的物价格本身进行挂钩后形成的一揽子价格术语等,又称为价格条件或者贸易条件等)

2)按照上述方法仍然不能确定价款时,则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价款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二、买卖合同有期限多久起诉

买卖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的规定应当按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处理,即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买卖合同有效成立应具备哪些要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自然人签订合同,原则上须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签订合同,而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纯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对于非自然人而言,必须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后才具有合同行为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即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部门授予的权限范围内签订合同。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缔约人的表示行为应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为有效。在重大误解时,合同则可被变更或者撤销。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合同可被变更或者撤销。在因欺诈、胁迫而成立合同场合,若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若未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可被变更或撤销。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合同标的决定着合同权利义务的质和量,没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积极的意义,应归于无效。合同标的可能,是指合同给付可能实现。合同标的确定,是指合同标的自始确定,或可得确定。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与买卖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的有关法律知识。买卖合同的价款属于合同当事人之间意思自治的范围,可以对价款的数额、支付方式等进行明确约定。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