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如何证明非不当得利

2021-09-17 13: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我们侵占的商品或者财产不归还就是不当得利,这是属于是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会构成犯罪行为,那么如何证明非不当得利?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这个疑问,希望能帮助大家相应的问题,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证明非不当得利

一、如何证明非不当得利

怎么证明不是不当得利首先先了解

1、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实,使一方的财产总额增加。财产的增加包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对利益的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金钱,还有劳务及使用权等权益的增加,如财产利益上负担的消灭。

2、他方受损。所谓受损,是指因一定的事实使财产利益的总额减少,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即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和应得财产利益的减少。

3、一方受益与他方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指他方受损与一方受益之间有变动的关联性,后者是前者的原因。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不受受益与受损的财产范围、是否同时发生以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4、没有合法根据。是指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这是认定“不当得利”的核心内容。我国民法在财产变动上不承认无因性,因此,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既包括在取得利益时没有合法依据也包括事后丧失合法依据。

二、盗窃算不算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方受到利益 ,一方受到损失 ,受利益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没有合法依据获得。

比如:甲去银行取款,点钞票的点错了,多给了一万块,那么这个一万块就是不当得利,应该返还。

盗窃罪的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3、本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从上述分析来看,盗窃不是不当得利。

三、不当得利的特征有哪些吗

具体特征根据有三: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证明非不当得利的相关内容,从以上内容可以知道如何证明非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是指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这是认定不当得利的核心内容。我国民法在财产变动上不承认无因性,因此,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既包括在取得利益时没有合法依据也包括事后丧失合法依据。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