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伙人所签协议需要公证吗

2021-10-01 16: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为了明确合伙当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不必要的纷争,很多人在合伙做生意时都会签订合伙协议。众所周知的是,很多合同如果没有经过公证,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那么合伙人所签协议需要公证吗?接下来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这一问题吧。
合伙人所签协议需要公证吗

  一、合伙人所签协议需要公证吗

  合伙协议是依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伙企业的契约。协商一致,没有争议,就没有公证的必要。由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公证的合同才要求公证,否则没必要公证,只要双方合作协议中应约定的条款都约定清楚就没有争议。

  一份合伙协议书要具有法律效力,要注意合同内容不能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不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条规定,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二、合伙协议和入伙协议有哪些区别

  1、签订时间不同。合伙协议的签订必须发生在合伙企业依法成立之前;入伙协议的签订则必须发生在成立之后。

  2、签订目的不同。合伙协议签订之目的是为了组建合伙以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合伙企业组建的前提和基础;而入伙协议签订之目的是为了吸收新合伙人,是为了合伙企业更好的发展。

  3、协议签订所经过的程序不同。合伙协议的签订必须在各合伙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才能成立;入伙协议则必须依合伙协议中的入伙条款经相关程序后方可成立,只有在合伙协议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情况下才必须经过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三、签订合伙协议有哪些注意事项

  订立合伙协议,除了遵循协议订立的一般原则外,还应注意下列有关事项:

  1、理清合伙人的出资

  合伙人的出资是合伙业务开展的物质基础。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合伙人的出资数额不一定相等,出资的种类也不一定相同,但都须将出资按其价值折为若干股份。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出资,合伙人出资的方式、金额、期限,都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

  2、合伙人的主体资格审查

  审查合伙人的资格,应当包括合伙人的人品、能力、家庭情况、资产情况、有无对外大额债务等,这是签订合伙协议最重要的方面。如果合作方是企业,应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

  3、禁止使用的字样

  在合伙协议中不得以“有限”或者“有限责任”字样命名合伙企业。

  4、明确约定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结合上文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合伙人所签订的协议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且当事人协商一致,是可以不用进行公证的。关于合伙人所签协议需要公证吗的问题小编就为您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您对于合伙协议的内容还有其他疑问,欢迎来找法网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