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因技术出口合同争议提起的诉讼的时效期间

2021-02-26 11: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诉讼时效是指,合同当事人在法定的时间内没有行使相应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而将其胜诉权归于消灭的制度。那么在民法典中,因技术出口合同争议提起的诉讼的时效期间是怎么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适用条件?买卖合同纠纷应该如何处理?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来为您进行详细的法律介绍。
因技术出口合同争议提起的诉讼的时效期间

一、因技术出口合同争议提起的诉讼的时效期间是怎么规定的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五百九十四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二、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适用条件

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具体事由后述)。

2、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3、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从而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在此种意义上,民法学称诉讼时效中断为根本性障碍。

4、当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三、买卖合同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1、协商解决

合同双方当事人如果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了纠纷,首先应按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加以解决。既不应采取消极拖延的办法,也不应采取扣发货物或拒付货款的办法自行行使法律处分权,因为这两种做法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2、仲裁解决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中间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和义务上作出裁决。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纠纷是常用的一种方式。

3、诉讼解决

当发生合同纠纷后,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这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合同纠纷经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必须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不管民事主体之间签署的是国际贸易合同,还是其他类型的合同,都有可能会发生纠纷,纠纷当中遵守合同约定、但是却由于对方不遵守规定等的原因,导致自己权益受损的一方,可以在纠纷发生后、诉讼时效内向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得到的关于因技术出口合同争议提起的诉讼的时效期间的相关法律内容,在买卖合同纠纷中,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仲裁解决、诉讼解决三种方式来解决纠纷。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前往找法网在线法律平台进行咨询,在线律师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