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无效施工合同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2021-12-26 1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于建筑工程承包转包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是要签订施工合同的,施工合同要约定好各自的权利义务等内容,那么无效施工合同的五种情形是什么。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无效施工合同的五种情形是什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无效施工合同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一、无效施工合同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无效: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承包人因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与他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及第七百九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认定无效。

  所以,五种无效情形分别是: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承包人非法转包建设工程的、承包人违法分包建设工程的。

  二、什么是施工合同

  施工合同亦称“工程合同”或“包工合同”。指发包方(建设单位)和承包方(施工单位)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任务,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 议。签订施工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符合国家政策,并具备经批准的承包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总概算,承包工程所需的投资和统配物资已经列入国家计划,当事人双方均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等基本条件,以保证施工合同切实可行。

  三、施工合同无效的民事法律后果

  (一)折价补偿,即工程验收合格时参照合同约定工程价款折价补偿。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方将其劳动和建筑材料已经物化到建筑工程上了,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不具有返还财产的可能性,因此只能采用折价补偿的方式处理。

  (二)不支付工程款,即对质量不合格且不能修复的工程,发包方有权不支付工程款

  (三)过错赔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且建设工程不合格的,对于因建设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损失,若发包人有过错,则发包人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即对承包人不能得到工程价款的损失按照过错承担赔偿责任。

  (四)法院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

  施工合同是因为施工合同的特殊性涉及到公共利益,所以法律规定了五种无效的情形。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无效施工合同的五种情形是什么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抑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