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出租人解除租赁合同证据有哪些

2022-02-10 08: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承租人在与出租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后,如果双方认为不适宜继续租赁的,可以协商解除合同。那么出租人解除租赁合同证据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出租人解除租赁合同证据有哪些

  一、出租人解除租赁合同证据有哪些

  (一)《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了房屋出租人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八种事由:

  1、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的;

  2、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的;

  3、将承租的房屋擅自拆改结构或改变用途的;

  4、拖欠租金累计六个月以上的;

  5、公用住宅用房无正当理由闲置六个月以上的;

  6、租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的;

  7、故意损坏承租房屋的;

  8、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可以收回的。根据上述规定,承租人迟延支付租金,不是出租人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定事由,只有在承租人拖欠租金累计六个月以上的,出租人才有法定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权利。本案不存在出租人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

  (二)《房屋租赁合同》可以约定出租人解除合同的条件,但是不得违反《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有关合同解除的规定,只有在一方当事人根本约定的情形下,对方当事人才有权解除合同。有关出租人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约定,一方面没有明确解除合同的条件,另一方面违背了《民法典》有关合同解除的规定,因此,不能作为原告解除合同的依据。

  (三)《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二条规定了承租人延期支付租金的法律后果。租期届满以前,当事人一方随意解除房屋租赁合同会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因此,当事人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一定要明确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实践中,出租人为了防范风险,一般都会约定出租人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一定要具体且符合《民法典》的规定,承租人要特别注意有关出租人单方解除合同的约定。

  二、出租人是房东还是房客

  出租人是房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且租赁合同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等内容。

  三、出卖人和出租人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区别在于标的物的所有权的不同。

  出卖人是指标的物的卖出者,标的物的所有权发生改变。出租人指出租物件的合法所有者,拥有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将物品租给他人使用,收取租金报酬的自然人或法人代表。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出租人解除租赁合同证据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出租人单方解除租赁合同,又不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情形有很多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