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解除租赁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2022-02-20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形成租赁关系时,为了避免纠纷,一般都会签订租赁合同,合同必须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解除,那么解除租赁合同的条件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解除租赁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一)一方严重违反租赁合同,严重影响订立合同所期望的目的,另一方解除合同不仅是对违反租赁合同方的惩罚,也是尽量减少损失的一种补救措施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行为。

  (二)一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合同,在允许的合理延长时间内仍未履行合同,造成生效合同因一方的原因无法履行,致一方损失并继续扩大损失。

  (三)因发现不可抗力致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这种情况是指法律上规定的是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不能预见,且不可抗拒的事件。

  (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由于这种情形的产生,导致一方或双方的损失,如不及时解除合同,损失将会继续扩大。

  (五)不定期的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均可随时解除租赁合同。

  (六)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一条规定“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解除合同。”

  (七)未征得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转租、出借、抵押、拆解、转让。

  二、哪些情况能解除门市租赁合同

  根据《民法典》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单方行使解除权,解除门市租赁合同:

  (一)承租人使用不当,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不正确使用租赁物使之损失,属于承租人严重违约行为,为了保护自己财产安全,出租人应有权利单方解除合同,终止双方的租赁关系。

  (二)承租人擅自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租赁合同明确约定可以转租的,承租人可径行转租,这属于出租人同意;合同未约定转租的,承租人在合同成立后要转租,则必须先取得出租人的同意。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而转租的,出租人单方终止租赁关系。

  (三)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迟延交付租金的,应负债务迟延履行的责任。获得租金是出租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出租人出租的直接目的所在,承租人不支付租金就会使出租人订立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因此,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

  (四)不定期租赁的,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对于不定期租赁,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时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三、租赁合同解除申请书怎么写

  解除合同分两种情况,一是通知解除后,请求确认解除的效力;二是请求予以解除。通知解除合同,对方收到通知并不提出异议,解除合同即发生效力,一般认为通知解除也要符合法定和约定解除的条件;请求解除就是请求法院或仲裁对合同予以解除,也是以约定或法定条件为理由。至于申请书怎么写,要看以什么方式及理由解除。最好还是请求法院予以解除。这就是起诉状的基本格式,诉讼请求为:请求解除与XX人在XX时间签订的XX合同。事实和理由就是因约定解除条件成就或对方不履行主要合同义务。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解除租赁合同的条件有哪些的相关知识,解除租赁合同的,可以是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也可以是达到解除条件解除。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