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协商解除合同是否存在违约责任

2022-03-03 11: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大家都知道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最常见的有协议解除、法定解除以及约定解除等等。那么协商解除合同是否存在违约责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协商解除合同是否存在违约责任

  一、协商解除合同是否存在违约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后一方违约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不承担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

  《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二、协商解除合同怎么补偿?

  前述两种情况协商解除的不同在于,前者,即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后者则不需要。无论是哪种情况的协商解除,法律均没有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一方需要提前通知对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第二十四条规定是:“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企业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做法,并不是因为企业违约,而是对劳动者的一种补偿。如果企业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就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企业给予经济补偿金。

  结合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其实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并不存在具体的情形,因为此时当事人之间可以任意进行协商,但要注意一点,就是协商的内容也是要遵守相关法律要求的,否则日后容易出现问题不说,还有可能给当事人利益造成损害。

  三、同意协商解除合同后能不能上诉

  同意协商解除合同后,不可以上诉,上诉针对的是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理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协商解除合同是否存在违约责任的相关知识,综上,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后,如果有一方违约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