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无效的情形及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2-11-12 1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无效的情形是合同当事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同不能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等。以及法律后果是过错方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合同无效的情形及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合同无效的情形及法律后果有哪些


  无效合同的法律情形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了合同;合同是当事人假意订立的;或者合同是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订立的等。法律后果是行为人因该合同所得的财产要予以返还或折价补偿;以及过错方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合同无效可以主张违约责任吗


  合同无效是不可以主张违约责任的,因为合同无效的是自始无效。找法网提醒,合同无效的,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合同无效后怎么变为有效

  无效合同不能成为有效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存在无效事由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确认无效,当合同被确认无效时,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无法转化成有效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