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两种保证方式分别是怎么规定的

2022-04-02 12: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想要通过签订保证合同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那么两种保证方式分别是怎么规定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两种保证方式分别是怎么规定的

  一、两种保证方式分别是怎么规定的

  一般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务人不偿还借款,债权人可以单独起诉债务人,也可以单独起诉担保人,还可以将债务人和担保人一起起诉。

  二、保证责任承担的方式

  保证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般保证,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则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种是连带责任保证,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这两种方式的不同在于: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债务具有补充性,保证人具有先诉抗辩权;连带保证债务不具有补充性,而具有赔偿性,保证人亦无先诉抗辩权。即使主债务人有履行能力,债权人要求主债务人履行之前,便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也不得拒绝履行保证义务。因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因保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三、保证方式分为

  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一般保证是指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才有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或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之前,保证人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连带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当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偿还,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由此看来,连带保证责任更大。保证合同中一般都明确写明保证人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视为连带保证。保证合同中如果明确约定保证人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时,承担保证责任的视为一般保证,如果明确约定的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承担保证责任且根据当事人订立的保证合同推定不出是一般保证的视为连带保证。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两种保证方式分别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的详细讲解,相信你已经知道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两种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