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免除债务权的内容

2022-04-07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免除债务权的内容是什么?债务免除产生的法律效果是怎样的?相信大家对此是有疑问的,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下,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相关法律知识,让我们带着疑问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免除债务权的内容

  一、免除债务权的内容

  债权人免除债务,指债权人放弃自己的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及其他债的关系。关于免除的性质有不同的学说,一种学说认为,免除是契约。理由是:

  (一)债的关系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特定的法律关系,不能仅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成立。

  (二)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是一种恩惠,而恩惠不能滥施于人。

  (三)债权人免除债务可能有其他动机和目的,为防止债权人滥用免除权损害债务人利益,免除应经债务人同意。

  另一种学说认为,免除是债权人抛弃债权的单方行为。理由是:

  (一)免除使债务人享受利益,因此没有必要征得同意。

  (二)如果免除一定要债务人同意,债务人不同意的,等于限制了债权对权利的处分。

  《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从这条规定看,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免除是单方的法律行为。但《民法典》也并不排除债权人与债务人订立免除协议,免除债务人的义务。

  二、债务免除产生的法律效果是怎样的

  债务免除产生的法律效果是,如果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则免除行为不对债务人产生效力;如果债务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则债权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被终止。

  三、免除债务承担的要件

  (一)须作为债务承担标的的债务具有可转移性

  一般而言,以下债务不具有可转移性:

  1、依性质不可转移的债务

  例如,以债务人的特定技能为基础的劳务之债,通常不可转移。如聘请某著名画家作画,若画家转而由其弟子代为作画,显然违背债权人的初衷。因而该类债务不可承担;

  2、当事人约定不可转移的债务

  若当事人约定不得由他人承担债务,则依据合同自由原则,该债务当然不可转移。但若事后当事人变更其约定,或在对方做出债务承担时表示同意的,则视为该债务已可转移;

  3、依法律规定不可转移的债务

  例如,保管合同中,保管人不得将标的物交由他人保管,这可视为法律上限制债务承担的实例。

  (二)须有有效的债务承担合同

  债务承担合同是以债务的转移为目的的合同,除了应满足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债务人和第三人签订债务承担合同的,须经债权人同意。

  因为免责的债务承担,导致债务主体变更,从而可能增加债权实现的风险。因此若由债务人和第三人签订债务承担合同的,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应当由债权人同意后方能产生债务承担的效力。

  2、债权人和第三人签订债务承担合同的,应当不违反债务人明示的或可推知的意思。

  若债权人直接和第三人签订债务承担合同,理论上认为该合同虽无债务人的参与,但债务人因该合同纯获利益,因此并无否定该合同效力的必要。

  但若债务人明确表示反对,或者依合同签订时的具体情况可推知债务人将反对该合同的,则不能产生债务承担的效力。盖因债务仍然属于债务人的“消极财产”,债务人对其有处分权,若债务人反对债务承担的,债权人和第三人不能违背债务人的意思而行为,否则即与民法意思自治的精神不符。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免除债务权的内容的法律知识。希望小编的解答能帮助到您。为您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找法网平台的专业律师,找法网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