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订立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2-04-18 15: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人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会选择签订相应的合同,以此避免一方当事人反悔。那么订立合同形式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订立合同形式是什么

  一、订立合同形式是什么

  合同的形式,又称合同的方式,是当事人合意的表现形式。具体说,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各方协商一致而成立合同的外在表现方式。一方面,合同的形式反映着当事人双方一致同意的合同的内容,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合同的形式,才能证明合同的客观存在,合同的内容也才能为他人所知晓。

  目前,最新法律规定的合同定了形式主要有三种,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三、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有效么

  (一)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要分情况进行认定:

  1、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经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3、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有效。

  (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订立合同形式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按照法律的规定,我们知道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形式有很多种,具体看当事人怎么约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