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签订合同时有哪些技巧

2022-05-07 14: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进行经济交易的当事人为了能够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会协商签订合同,而合同的订立形式则有当事人来决定。那么签订合同时有哪些技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签订合同时有哪些技巧

  一、签订合同时有哪些技巧

  (一)注意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是否一致

  有些公司使用合同统一文本,这本是好事,但由于对合同性质了解不细,会出现张冠李戴的事情。例如本是加工承揽合同,却使用买卖合同文本,为合同以后的履行和适用法律条款增添了争议。

  (二)注意列明每项商品的单价

  有些公司在买卖合同中,标的是多类商品,但却只在合同中明确各类商品的总价款,而不确定具体每种商品的单价,一旦合同部分履行后发生争议,就难以确定尚未履行的部分商品的价款。

  (三)在合同中明确违约金和赔偿金计算方法

  虽然规定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向其追索违约金或赔偿金,但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数额或计算方法,法院就会视为双方当时放弃违约金权利,而不予支持。增加赔偿实际损失的举证难度。

  (四)确定管辖法院

  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如果直接约定有难度,也可以约定:“如发生争议,双方均可向各自经营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五)注意用词严谨

  例如合同中常见的约定:“合同在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但是一方只签字没有盖章,在法院对方就可能会提出由于合同只签字没有盖章,因此合同还未生效的主张。因此此处应当约定:“合同在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字或单位盖章后生效。”

  (六)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

  当前,经营单位的性质、种类、背景比较复杂,有关部门的管理不到位现象比较普遍。在此情况下,为防范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非常有必要考虑交易对方的主体资格、履行合同能力、信用情况等。主体资格方面应当查看一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不能仅凭其名片、介绍信、工作证、公章、授权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证件。因为有的企业因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很有可能已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七)合同条款必须对等性

  合同条款的对等性是公平原则的重要内容。不要签义务多、责任重、权利少这类一边倒的合同,例如合同只规定我方违约要如何处理而无对方违约如何处理的内容。同样,也不要签订权利多、义务少的、责任轻的合同,否则另一方可能以该合同违背公平原则对合同的有效性提出抗辩。

  二、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

  (一)如果该合同内容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口头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但在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之前,口头约定的合同内容无效;

  (三)若不是上述两种情况,则当事人双方的口头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三、为什么要签合同?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合同目的具有确定性,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必然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有利益才会有交易,当事人签订合同时都会希望合同相对方能够按约履行,以便己方及对方都能获得预期利益。那么如何保障这种强烈的预期利益呢这就需要通过合同来加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以法律加以保护,达到保障预期利益维护交易安全的目的,因此就需要签订合同,而且书面合同最佳。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签订合同时有哪些技巧的相关知识,综上,当事人在协商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合同的真实性,避免出现重大误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