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解除合同有哪些程序以及当事人可以解除双方合同的情况

2022-06-22 10: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解除合同的程序包括解除权的行使需要满足规定的条件、合同解除需要履行通知义务、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应该按照规定办理、解除权需要在规定期限内行使等。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包括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明确不履行合同的、一方迟延履行后,经催告后仍旧不履行的等。
解除合同有哪些程序以及当事人可以解除双方合同的情况

  一、解除合同有哪些程序

  合同的解除具体应遵循如下程序:

  第一,解除权的行使应该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即遵守合同解除的条件。只有在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一方才有权向对方通知解除合同,而不必征得对方同意。

  第二,当事人一方依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第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解除权的行使必须及时。因为在一方享有解除权时,该当事人长期不行使解除权,会影响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找法网提醒您在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享有解除权时,权利人可在行使解除权和要求实际履行之间作出选择。不管作何种选择,都应及时确定,不能久拖不决。如果超过一定期限不行使解除权,应视为已丧失解除权。

  二、当事人可以解除双方合同的情况

  事人可以解除双方合同的情况有: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终止合同有什么方式

  终止合同的方式有:

  1.清偿,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债的目的的行为;

  2.解除,包括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

  3.抵销,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4.提存,我国公证机关可以负责办理提存事务;

  5.免除,债权人抛弃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的意思表示;

  6.混同,债权人和债务人同归于一人,致使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