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订立集体合同的根本原则以及订立合同的主体是谁

2022-07-06 12: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订立合同的根本原则有合法原则、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协商一致原则以及当事人义务对等原则等。集体合同的订立主体是职工和用人单位。职工可以要求代表其利益的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订立集体合同的根本原则以及订立合同的主体是谁

  一、订立集体合同的根本原则

  订立集体合同的根本原则:

  1.合法原则。订立集体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遵循合法原则。集体合同内容合法,是指集体合同的各项条款,必须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订立集体合同只有遵守合法原则,才能得到国家的认可,集体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2.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集体合同当事人,不论是公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在签订集体合同的过程中,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3.协商一致原则。集体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协商是我国处理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基础。当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申请当地政府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4.当事人义务对等原则。集体合同当事人双方所承担的义务,不论是企业的义务,还是工会及全体职工的义务,都表现为对等原则,即一方在从对方履行义务中得到利益的同时,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二、集体合同的订立主体是谁

  集体合同的订立主体是职工和用人单位:

  1.职工是集体合同的主体,其共同要求代表其利益的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找法网提醒您,此处的职工代表和工会都是劳动者的代表,代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实际的主体是劳动者,其和劳动合同不同的是,集体合同是全体劳动者作为订立的一方。

  2.用人单位也是集体合同的主体之一。

  三、订立单位的集体合同的形式

  订立单位的集体劳动合同应该以书面形式订立。

  集体合同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合同期限内,双方代表可对集体合同内容进行变更或解除。由于签订集体合同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致使集体合同难以履行时,集体合同任何一方均可提出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要求。

  一方提出变更或修订或解除集体合同时,另一方应给予答复,并在七天内双方进行协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